最近,市農科院研究員呂衛光經常接到求購電話,都是一些藥材公司的朋友,他們一再詢問養殖成功的藥用蚯蚓到底賣不賣?原來,呂衛光去年在崇明三星鎮開辟了20畝種植基地,探索藥用蚯蚓的大田養殖模式獲得成功,每畝可產1噸蚯蚓。
據介紹,藥用蚯蚓制成干貨,是用來治療心腦血管等疾病的重要藥材,目前滬上藥材公司一年所需的蚯蚓干貨量為657噸。但是,藥材公司卻一直找不到可以提供貨源的規模化生產基地。從經濟價值來講,每公斤蚯蚓干貨至少可賣150元,一畝地產值就超過2.2萬元,因此不少農民也想開展規模養殖,但苦于沒有可操作的成套技術。
雖然,20畝中試基地獲得豐收,蚯蚓也可賣得好價錢。但呂衛光暫時并不打算銷寧波信息網www.c3618.cn售這些蚯蚓,而是癡心于建立起 “與蚯蚓相關的循環農業產業鏈”。在三星鎮,他和其他科研人員已經探索了“玉米 蚯蚓 黃鱔”相結合的循環式立體農業模式,三項產業都獲得了喜人成績。
在田里養殖蚯蚓,是科研人員已經比較拿手的項目。蚯蚓養得多,關鍵要給它們足夠的食物,而蚯蚓最愛吃的就是有機質,常見的就是畜禽糞便。1噸蚯蚓到底需要多少畜禽糞便?經過試驗,他們找到了一個數據,那就是每畝必須投放2噸畜禽糞便,才能將1噸蚯蚓養得肥肥壯壯。現在,你到基地去,只要扒開上面一層土,就能看到下面密密麻麻的小蚯蚓。這些蚯蚓不僅長勢好,還成功繁衍了后代。
蚯蚓的糞便,則能改善寧波團購網農田的板結現象,大幅提高土壤肥力。去年,科研人員在養殖蚯蚓的田里還種了玉米,結果到了收獲季節,前來幫忙采收玉米的農民感到十分驚奇:“為什么你們種的玉米,怎么明顯比周邊玉米產量高? ”最后,呂衛光等對玉米產量進行了認真統計:每畝產量為600多公斤,足足比一般玉米地產量增加30%。
他們還在蚯蚓田的周圍挖起了水溝,在溝里放上一定量的水,在其中養起了黃鱔。黃鱔是底棲生物,不僅生活在水里,還會鉆到土里覓食,田里蚯蚓就是很好的食物。因此,去年,他們每畝田收獲了100多公斤黃鱔,都養得非常好。且不說這樣的黃鱔如何生態,應該賣出更高的價格,即使按照每公斤50元的市場價,也能帶來5000元的畝產值。而且,這些黃鱔是一次性投入,它們會自行繁衍,每年都能獲得不錯的收成。今年,科研人員還打算在溝里養殖泥鰍。
呂衛光告訴記者,崇明有著幾十萬畝的林地,如何利用這些林下資源一直是農科人員在探索的問題,他打算在林地中擴充1000畝到2000畝面積養殖蚯蚓,之后再將養殖技術教給當地農民,進一步擴充面積,養出的藥用蚯蚓由他們來進行收購。這就不僅利用了閑置林地,還為農民開辟了很好的增收項目。
蚯蚓太多會不會破壞林地,進而“蚯蚓成災”?呂衛光表示,他們已經提前進行了試驗,發現蚯蚓沒有水、沒有有機質,就很難生長、繁衍,而如果水太多就會被淹死,也就是說,蚯蚓養殖是個可以人為掌控的事情。